渔民出海捕鱼,从扬帆起航到满载而归,他们通常用劳动号子来统一指挥协调动作。号子一起,雄壮有力,音调高昂,使群体充满战斗力。
号子有一领众唱和对唱等形式,节奏自由。主要应用在渔船出海生产时立桅、升帆、摇橹、拉网、收网、降帆、抛锚、拔桅和扛圈(竹)篮、洗网等作业中。渔民用不同的号子来协调不同的作业,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。
竖、拔桅杆号子:
竖桅与拔桅:出海时渔船必须立桅杆,回港时必须把桅杆拔起放置于船上。
(领)噢----来呀 (齐)嗨----阿
(领)衣哟----嗬 (齐)嗨哟啊
(领)嗨来呀阿 (齐)嗨累罗阿
(领)依阿来呀啊哎噢嗬嗬
杨帆号子:
桅杆竖立后,就按风向杨帆出航。张帆时号子:
(领)呜噢----来也 (齐)呜噢嗬
(领)呜噢----嗬啊 (齐)嗨也嗨
(领)呜噢----嗨啊 (齐)呜噢----嗨呀
(领)呜噢----嗨啊哈
收网号子:
收网时,用车盘绞渔网发出的号子:
(领)呜噢也 (齐)噢来啊
(领)哎来呀 (齐)哎罗
(领)噢来呀 (齐)噢来
(领)噢来呀 (齐)哎来呀
(领)哎来呀 (齐)哎罗
(领)哎呀罗 (齐)噢来
(领)噢来哟 (齐)哎来呀
(领)哎来呀 (齐)哎呀罗……(后略)
打椿号子:
打椿号子是定置渔船在海区打椿固定渔网的专用号子:
(领)阿力 (齐)椿罗
(领)阿礼 (齐)椿罗
(领)阿礼 (齐)阿椿罗
(领)阿礼 (齐)椿罗
(领)阿礼 (齐)阿椿罗
扛圈篮号子:
圈篮是渔民装鱼卸货用的大竹篓,一篓有二、三百斤,必须二人或私人合作从船上扛到海岸,为使步伐一致使用的号子:
(领)衣哟嗨嗨啊 (齐)啊起啊
(领)衣哟嗨嗨老啊 (齐)啊起啊
(领)衣哟嗨嗨老啊 (齐)啊起啊
扛舢舨号子:
舢舨是在内海生产、体型较小的渔船。没有出海时都要扛上岸。一般8-10人才扛得动,常用这种号子协调动作:
(领)噢噢啊 (齐)嗨呀
(如此反复,但调子有所变化)
摇橹号子:
在渔船行驶中,每逢风力不足,为使渔船加速,常使用四到六人摇橹。在摇橹时使用号子:
(领)嗨左啦 (齐)嗨呀
(如此反复,但调子有所变化)
劳动号子是石狮沿海渔民数百年来,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形成流传下来的,直至五十年代后期,由于海洋捕捞的发展和进步,逐渐机械化电气化,先进设备代替了强力劳动,因而至今就极少听到这些号子了。